解读解脱之路 一

也许是小时候受外婆的影响,我相信一些佛教的理论。而与此同时,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,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,并信仰真正的共产主义;这两者确实不无矛盾。此前很少看到从唯物辩证主义者角度出发看待的佛教理论,因此记录下来,大概谈谈我对二者的认识,算作解脱之路的读书笔记。浅薄之处自然难免,但我能保证的只是内容的自然与真切,确为我对解脱之路的认识。

不管是南传的小乘佛教也好,还是北传的大乘佛教也罢,有四个道理是他们都遵从的:

一为无常;二为苦;三为空;四为无我;

金刚经有云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此乃无常。就辩证观而言,看待问题也反对形而上学,而提倡事物在“否定之否定”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变化。通俗的说,也就是“运动是绝对的,而静止是相对的”。粗浅看来,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是,无常乃万苦之源(追本溯源,也许无明更为准确)。人们正是因为不能或不愿认清这点而在无常的泥沼中无法自拔,奢望世间万物常住不变,因此痛苦不堪。(佛经云“起惑造业,轮转生死”)。

人生在世,苦难太多,这是纯粹的事实,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。依概率而言,遂愿之事通常不过十之二一,剩下十之八九皆为苦难。修习佛法,追求快乐,知苦乃入道之门。照佛陀的体验,世间有三苦、八苦和无量诸苦:

所谓三苦:一是苦苦,由苦事之成而生;二是坏苦,由乐事之去而生;三是行苦,由世间诸法的迁流无常,不能久留而生。

所谓八苦:一为生苦,人生来就是受苦的,这里我肤浅的理解为生产过程对母子二人之苦;二是老苦,故而古往今来,人们为延年益寿,花费无数精力;三是病苦;四是死苦,世间万般,皆带不去,一身业障,随之受报;五是爱别离苦,爱的人、物或事,生离死别,终归于空;六是怨憎会苦,可怨恨的人、物或事,不欲碰到,偏偏会遇;七是求不得苦,物质的欠缺,精神的需要,得不到满足;八是五蕴炽盛苦。(后面会提到何为五蕴)

从所造的业因上说,佛教认为还有五欲的痛苦。五欲有内外两种:
外五欲是眼贪好色,耳耽妙声,鼻爱名香,舌嗜上味,身触细滑;
内五欲是食欲,财欲,色欲,名欲,睡欲。

此外还有无量诸苦,由此可见,苦几乎组成了人生的全部。而快乐只是苦的间或。不能反过来说,是因为二者比例的悬殊。

那么,何又为空,何又为无我?

佛法里所谓空,即为缘起。世界上一切形形色色、事事物物,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。因,是生起事物的主要条件,缘、是生起事物的辅助条件;因缘凑合,事物就生起存在;因缘离散,事物便告消灭,消灭即为空。

佛教认为我的本体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组合而成的。通常所谓四大皆空,并非指要等四大离散,人才性空,而是指四大的本身,当体即空。因此,四大皆空,不是专指学佛或拜佛的人,凡是有身体的,都是四大皆空。

佛教认为我的生命体由“十二因缘”(此学说过于庞大,下篇单独阐述)成五蕴之身。五蕴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色蕴属物质,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属精神。其中,识蕴是精神的主体,而受、想、行三蕴是精神的附属。我们的生命体即由这五蕴组成,只是因缘的假合,并没有自体,不能常住,所以说是“无我”。

作为唯物主义者,自然很难接受这样一种看似虚无的自我认识,而宁愿相信自己只不过是一头高等动物。但若结合“十二因缘”学说来看,也不无相通之处。当然,你可以压根儿说这二者并不矛盾,动物的生命体也是由五蕴合成。但那样使得这个问题彻底沦落为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了。

比较有意义的说法是二者有相通的地方。我认为人们对佛教普遍的错觉,因缘于对“出家”、“出世”、“入道”的理解不同。佛教的正义是要人警觉,赶快修善,不虚弃时间,而并非说时间短促,无量无常,叫你对此世界不感兴趣,生起消极厌离的短见,走上逃避现实的道路。

佛教强调的努力修心与重视精神文明建设,重视内因对事物发展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是一脉相承的。

但佛教对于修心的目的,所谓前世,今世,后世之三世因果业报,决不能简单的同唯物主义的因果论划上等号。

因果经云,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

业因业果的分析,也需区别引业与满业,共业与不共业的不同。

所谓引业 -你过去是做人道的业因,今生就被牵引到人道的果报中来,做其他天道或畜道等的业因,今生就被牵到天道或畜道的果报中来;
所谓满业 -虽入人道,同样的人而有智愚、强弱等差别,同样是天人,有胜劣、高下等不同,同样是畜类,有美丑、寿夭等区别;因填满果报身体的内容,随各人前世做的各别不同的业因,而有着显著的区别。

所谓共业共报 -因前世各人所造的业因,有共同相似的地方,故今世各人感到依住的果报亦相似相同的;
所谓别业别报 -虽然依报的住处相似相同,而各人的正报身体,贫富悬殊,苦乐回别,故现生的受果亦判如天壤了。

这套因果报应论,为了使人信服,还加入了“四时不同的业报”的理论,即:

* 现业现报 - 现在造下业因,现生即受果报;
* 现业生报 - 现在作业,来生受报,因缘未熟,不能即受;
* 现业后报 -现在作善作恶,因缘未熟,不但现在、来生未见受报,可能过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后才受报。因业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,缘缺未熟,久久始受,即所谓“纵经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”;
* 不定业报 - 三世受报,不定时期,且是否要受,尚未可定。

佛教认为,我们来作人,便是来还债的。所以人生父母、子女、夫妇、戚眷的关系,亦是一种债务的关系。所谓“无缘不成夫妇,无冤不成子女”。

而唯物辩证主义的“有因未必有果,有果却必有因”的说法,显然更易让人接受。

对于这二者的阐述,必须结合佛教的“十二因缘”学说(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这个学说上,只是细节不同,总体是一致的)所以,还是另起一篇吧 🙂

ps:
佛教里对自己理论很多的论据,来自于佛经有云:“bla, bla, bla…”或者佛陀当年发生了何事,而且那事本身就极其灵异,实在让人很囧rz…

下篇 解读解脱之路 二